成长,或许就在瞬间的领悟

摘自《心理与健康》

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,一边感知着外面世界 一边叩问着自己的心灵。忽然有一天,你发现自己长大了 这种长大不是我们认清了世界,而是看清了自己。

1

“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吗?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,

“会!”或许你会脱口而出,因为《丑小鸭》的故事你早已耳熟能详。

可再仔细想想,恐怕你自己也会怀疑:鸭子怎能变成天鹅?

事实上,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的全部秘密就在于——“丑小鸭”本身就是一只天鹅,只是人们错把它当成了丑小鸭而已!

现实中,永远不可能有能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,可“白天鹅”变成的“丑小鸭”却并不少见,它就在我们身边羡慕地看着别人的成功,再看看自己一塌糊涂的成绩,黯然感伤,“我不行”;别人都能快乐地交往,我却“做不到”,只有孤独相伴:人家都生活在阳光下,自己“真不幸”,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,在嘲笑中长大……

你相信自己是白天鹅吗?

或许,你还是顽固地认为自己就是丑小鸭,相信自己不可能变成白天鹅,好吧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——

有一人姓张,胆子很大、人称张大胆。有一天,他走夜路经过一片坟地,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坑里,这个坑是别人挖的一个墓穴,他想爬出去,但是墓穴大深了他试了好多办法,也没能爬出去,于是他放弃了。没多久,又来了一个人,酒喝多了,一不小心也掉进了这个坑里。这个人也想要爬出去,尝试了很多次都无济于事,但他还在拼命往上爬。这时,张大胆看不下去了,就校了拉他的衣服说“老兄省点力气吧你是不可能爬出去的…谁知话音未落。这个人却“蹭”地一下爬了出去……

虽然是个笑话,可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:这个人本来就有爬出去的潜能,只是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而已。

事实上,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,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?正如美国富尔顿学院心理系的报告中所说: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地震,不是连年战争,而是千千万万人生活着然后死去,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力!

是谁把你变成了丑小鸭?

或许,你还沉浸在自卑,羞怯、无助的痛苦之中,因为你不知道是谁把你变成了“丑小鸭”。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:把跳蚤放在桌子上,用玻璃罩子罩住,一拍桌子,跳蚤立即跳起,但碰到了玻璃罩便掉了下来。连续几次碰壁以后,跳蚤适应了起跳的高度,每次跳跃总在罩顶高度以下。接下来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,跳蚤便不断改变自己的跳跃高度。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了,跳蚤就无法再跳了。这时心理学家把玻璃罩拿开,再拍桌子,跳蚤也不再跳了,变成了“爬蚤”。

你看,跳蚤依然有跳的能力,但它却相信自己只能爬行。生活中,总有一些挫折等着我们,也总会听到一些对自己否定性的评价,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时间长了,慢慢就会相信自己真的就是“丑小鸭”、其实,不要去埋怨别人,真正使你变成“丑小鸭”的是你自己——你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!

你还会变回你自己吗?

既然是你把自己变成“丑小鸭”的,那么,也只有你才能使自己变回“白天鹅”,在苏格拉底看来,每一个人都是一头睡狮关键是如何让它清醒,咆哮起来,或许,”不可以”,“不可能” 的词汇已经深深浸润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了,唤醒自信,你需要抛弃那些所谓的 不可能”

真的,你本身就是一只雄鹰,可你总以为自己是只小鸡:你本身就是一只白天鹅,可你总以为自己是只丑小鸭,这才是你最大的悲剧!还等什么?相信自己.宽阔的天空正等着你去翱翔!

2

竹竿为什么能栓住大象?

“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?”如果有人问你,你或许有些茫然。

“想想动画片中的……”稍加提醒。

“米老鼠!”你不难找到答案,

“那么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?

“唐老鸭!”你肯定会脱口而出,充满自信。两秒钟以后,你又会后悔 还有什么鸭子不是两条腿走路?!

你也许认为这是捉弄人的恶作剧,其实,这是有关“心理定势”的心理游戏。

什么是心理定势?

看过驯象的人都知道,副象人只需要把大象用绳拴在竹竿上就可以了,许多人很难理解,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?原来,在大象很小的时候,就被拴在上面。小象虽然拼命挣扎,却无力逃脱,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,并形成一种观念: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。渐渐地,虽然小象变成了大象,却再也没有做任何尝试。

你看,拴住大象的哪里是什么细绳。竹竿,而是那种“我没法逃脱”的信念!

这就是心理定势,它是思维的一种倾向性,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信念。想一想,那根细细的竹竿竟然“束缚”住可以把树连根拔起的大象!我们思想中又有多少的“竹竿”和“细绳”在束缚着我们,真令人不寒而栗!或许你会说,那只是对动物而已,人可未必。是这样吗?

据说,英国科学家牛顿非常喜欢猫,他有一大一小两只猫,每天猫进出房间都要给它们开门,很麻烦,于是为了方便这两只猫出入,他在窗子上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,其意图是大洞供大猫出入,小洞给小猫出入。

你不禁失笑了:一个大洞足矣,难道小猫就不能从大洞过?显然,牛顿受到了心理定势的影响。

有人说,阻碍我们学习、发展的不是我们未知的领域,而是我们已学过的东西。一般说来,人的年龄愈长,学识愈丰富,可能受的影响更大些。从小到大,我们从无知到有知,学习了多少规则,多少理所当然的东西,而同时又被多少条“细绳”拴在了并不坚实的“竹竿”上!这许多的东西正沉入我们的“潜意识”之中,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知觉!

那么,如何破除心理定势呢?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。

找一找 

现代科学证实,人的潜力是无穷的,关键在于开发。而人类潜力宝库的大门却被“我不能。不可能”等心理定势的“封条”封住了,这些“封条” 有的封住了自我意识,有的封住了对外界事物的正确认识,找到“封条”是我们首先必须做的事。

你可以从自身入手,列出“我不能”。“我做不到”等一些想法(如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学生,我不可能超过他:我无论如何也学不好外语等等)。再有,找一找自己认为“理所当然”的东西《如某某是权威,当然是对的,黑白胶片当然拍不出彩色效果来等等)。

此外,还可以到自己当前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阻碍中找一找。

想一想

找到这些想法后,先要想一想它们的依据是什么?如我学不好外语是因为我年纪大了;某权威是对的。因为大家都那么认为等等。这些理由都好像很有道理。

接着,再问一问自己,这里有没有必然的联系?年纪大对学外语好像有影响,可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,成人的言语能力通常在80岁时只表明稍有衰退,在90岁时衰退也仅是中等的。众所周知,徐特立52岁学俄文,马寅初、恩格斯 70多岁还学外语。

最后,明确一点,我没有做到的原因不是我没能力,而是我“认为”自己不能。是这种定势的观念影响了我。

做一做

许多事情都是在没有做之前以为是不可能而放弃了、失去了成功的机会,我们为什么不去试试,而放弃成功的机会呢?打破心理定势,有时只需要做一做就行了。

林肯曾这样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:“我父亲在西雅围有一处农场,上面有许多石头。正因如此,父亲才得以较低价格买下它。有一天,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。父亲说,如果可以搬走的话,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,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,都与大山连着。有一年,父亲去城里买马,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。母亲说,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,好吗?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。不长时间,就把它们

弄走了,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,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,只要往下挖一

英尺,就可能把它们移动。

林肯最后说,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,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。而许多不可能,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。

3

毛毛虫能通过没桥的河吗?

一起来猜个谜语吧——

“一只毛毛虫怎样才能通过没有桥的河流?

......

猜出来了吗?或许你正在绞尽脑汁,冥思苦想,也许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。不过,先别急着看谜底,要知道,这并不只是一道简单的谜语,而是对我们自己人生的一个追问。

 

想想我们自己,每个人可能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境:望着彼岸诱人的风景,不禁心驰神往:再看看滔滔的河水,又令人黯然神伤!是呀,我们该怎样到达自己人生的彼岸?

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毛毛虫是如何过去的吧。这条谜语的谜底是“毛毛虫长成蝴蝶”!你想到了吗?或许你还有种种的答案,但毛毛虫“长成蝴蝶”这一结果无疑是最完美的。想像一下,毛毛虫羽化为蝴蝶,挥动着美丽的翅膀,翩翩飞过激流,尽情呼吸对岸的花香,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!

正如蝴蝶曾经是毛毛虫一样,我们也都曾经是孩子:正如毛毛虫会变成蝴蝶一样,我们也在成长,也在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……

来自彼岸的呼唤--

德谟克里特说,人生的真正幸福,不在于身体上的享受,不在于拥有金钱,而在于有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和无限的力

量。正是这种向上的力量召唤着我们奔向人生的彼岸。

那么,你人生的彼岸又在哪里?有人做过“你快乐吗”的调查,发现“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”是最不快乐的原因。试试下面的方法,或许能帮助你穿越迷雾.看清自己的梦想。

第一步,找一张精美的纸,按顺序写出你的10个梦想,并注明实现的期限。

第二步,从中找出你的核心目标,也就是说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,其它目标几乎随之实现。你可能会有很多目标,但要知道,核心目标才是你成功的关键。

第三步,列出为何要实现核心目标的理由,越多越好。心理学认为,人不会持续不断地做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情,所以理由越充分,你的潜能越能被酒动起来。你是否已经听到了来自彼岸的呼唤,正如斯普林洛所说:“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,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。梦想,能给你前进的力量!

让自己变得更好--

也许你很聪明,想到了借助外力帮助毛毛虫跨越河流,但可能忽视了潜藏在它自己身上的力量。生活中,我们总是徒劳地想去改变事实,却忘记了最需要改变的自己。

一只乌鸦打算往南飞,半路遇到一只鸽子,大家停在树枝上休息。鸽子看到乌鸦飞得十分辛苦,就关心地问:“你要到哪里去呀?”乌鸦愤愤不平地说:“其实我不想离开那个地方,可是那里的居民嫌我的叫声不好听,所以我想换个地方。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:“别白费力气了,如果你不想法改变自己的声音,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。”

或许乌鸦永远改变不了自己,但我们却可以!美国成功哲学家洛恩说:“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,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。”的确是这样,想想这只毛毛虫,它虽然不能改变河流挡道的事实,但它却可以改变自己。不是吗?要想走出困境,我们需要改变自己;要想事情变得更加美好,我们需要先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学会积极地等待--

也许,这只毛毛虫并不急于过河,因为它知道自己终将会变成蝴蝶而从容地飞向自己的梦想,它知道改变自己需要等待……

学会积极等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我们也知道努力并不一定会立见成效,可我们还是企求一蹴而就。这种急于求成的急躁,只会使你离梦想越来越远。

古人说,“伏久者飞必高”,为了飞得更高、更远,我们需要积蓄力量。

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舍里尔,曾经为短跑成绩停滞不前而苦恼。一次,舍里尔注意到袋鼠在起跑和起跳之前,总是先向下屈身,把腹部贴近地面,然后一跃而起,一步达十几米。于是,舍里发明了蹲踞姿势的起跑方法。后来,美国运动员布克采用这一技术,得到了极大的成功,获得了奥运短跑冠军……

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,事情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过程。当你懂得“起跑前先要蹲下”的道理,当你学会一边努力一边心平气和等待的时候,你就会拥有坦然心情。

“毛毛虫羽化为蝴蝶”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,我们追逐梦想的过程也会充满艰辛,但是你要相信——痛苦或许就是成功的信使!

2020年7月12日 09:20
浏览量:0
收藏
网站首页    家校融合    心理健康教育    成长,或许就在瞬间的领悟

最新动态